能否成功通過FDA認證有兩個重要階段。一是高質量的藥物主文件(DMF)的提交;二是對FDA現場檢查的充分準備。
DMF的制作與登記,雖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復雜工作,但是,憑借以專家顧問為強有力支持的工作班子對FDA法規的深刻理解,特別是豐富的實踐經驗,完成這項工作是有把握的。而FDA對企業的現場檢查則是依照一定標準進行的。這個標準就是已提交的DMF和美國的現行GMP(cGMP)。DMF的編寫是以cGMP為基礎的,因此,高質量DMF的制作已為現場檢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
應該說明的是,自從FDA于97年9月在瑞士日內瓦發起召開了有歐盟、美國、加拿大、中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和印度等主要原料藥生產國參加的國際協調會議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, ICH)以來, FDA 對原料藥生產和制劑生產有了不同的要求。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, FDA受各參會國代表委托于98年3月提出了原料藥品的GMP實施指南(Guideline of GMP for APIs, 其中API 是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的簡稱), 使得原料藥生產有了顯著不同于制劑生產的GMP驗收標準, 其特點是對生產硬件不做具體的要求,重點放在軟件管理上。這些變化有利于我國原料藥生產廠家更容易地通過FDA認證。與其相對應的是,已經頒布實施的我國GMP也有了重大修改對硬件條件有了一定程度強化, 而對軟件要求有了大大加強, 并且對原料藥和制劑藥制訂了不同的實施指南, 這顯然符合國際大趨勢。
實際上,FDA對中國原料藥廠家的要求雖然很嚴格, 但并非想象的那樣苛刻。FDA官員對現場檢查是很嚴肅, 但并不挑剔。這正是許多的國內廠家通過了FDA認證的原因。
據FDA公布,已向FDA提出申請的全世界的制藥商及其接受現場檢查的一般情況如下:
· 在向FDA提出申請的外國制藥公司中,原料藥公司近70%;
· 在接受FDA的現場檢查公司中,只有約兩成沒能一次性通過;
· 日本和印度接受檢查的制藥公司最多,僅日本就占16%;
· 意大利是現場檢查通過率最高的國家,日本為平均水平。
· 而據統計中國廠家一次性通過FDA認證的比例在50%以上。
微信掃一掃